• 主页 > 知识问答
  • 15年坚守:陈春明教授与12克营养包背后的科学家责任与良心故事

    是时候讲述“营养包”的故事了。

    一个仅重12克的“营养包”,以营养学家、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前身)首任院长陈春明教授为代表的科学团队,历时多日研发而成。 15 年。

    这个故事里,没有震惊中外的伟大发现,没有领先世界的科技发明,没有惊心动魄离奇的生死情节,没有耀眼的学术光环和荣誉称号。有的只是科学家的责任、良心、自我牺牲和毅力。

    因为这些充满爱心、尽职尽责的科学家们的坚持和努力,感动和激励了善心公益的热心人士,推动政府采取行动,为改善数百万弱势儿童的营养带来了希望。条件和生存使他们在生命起点上就在智力、体能等方面具备与同龄儿童相同的发展条件,可以走上正常生活的阶梯。仅此一点,就可以说是功德无量了。

    全球约 45% 的 5 岁以下儿童死亡与营养不良有关。营养不良主要与贫困有关。世界上每年有 310 万儿童死于营养不良,即每天有 8,500 名儿童死于营养不良。此类儿童如果得不到重视和抢救,即使存活下来,成年后也会因营养不良、学习成绩差、智力低下而出现生长发育不良,直接影响智力和工作能力。只要他们活着,他们就仍然会陷入贫困之中无法自拔。

    贫困-营养不良-贫困的循环在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尤其引人注目。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直到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农村贫困户总数仍然很大。由于贫困,生命初期营养不良的婴儿总数非常大。中国有近1亿0至6岁儿童。在中国农村,有超过700万儿童生活在贫困之中。如果把生长发育不良、营养不良、贫血、智力发育低下等贫困儿童算在内,这个数字还会更多。

    庆幸的是,中国有这样一支营养师队伍。他们不仅通过实地调查了解贫困地区儿童的生存现状,拿出真实的调查数据,还开发出有效补充营养的“营养包”。为改变营养不良状况提供可行的技术和方法;他们还在贫困地区开展试点,验证“营养包”的有效性,取得了成功经验。经过15年的不懈奋斗,他们的坚韧、努力和研究成果终于推动中国政府将改善贫困儿童营养状况作为国策实施。

    一个全球性问题

    微量营养素,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人体每天需要的这些营养素很少,但如果不及时补充,后果将极其严重。因此,现代营养学强调,宝宝从6个月起就必须在母乳之外添加辅食,补充微量营养素。否则,婴儿很容易出现“隐性饥饿”,可能因营养缺乏而患病甚至死亡。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25%的5岁以下儿童因营养不良和反复感染而发育迟缓,这一数字达1.61亿;约8%被浪费,约4200万5岁以下儿童超重。

    面对这样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于2003年制定了全球婴儿喂养战略。其指导原则是:出生后一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出生后前6个月实行纯母乳喂养;在宝宝6个月大时添加充足的营养和安全的辅食,同时继续母乳喂养至宝宝两岁或以上。

    营养餐教案10课时_营养餐课程表_营养餐课堂

    几乎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婴儿喂养“全球战略”的同时,中国营养学家团队也开始调查研究如何改变中国儿童,特别是贫困地区儿童的营养状况。

    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儿童健康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体现在儿童死亡率的降低和儿童营养状况的改善。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新生儿死亡率从1991年的33.1‰下降到2010年的8.3‰,下降了75%;婴儿死亡率从1991年的50%下降到2010年的8.3‰。2010年下降到13.1‰,下降74%。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1991年的61.0‰下降到2010年的16.4‰,下降73%。

    从我国儿童营养监测数据也可以看出:1990年至2010年的20年间,我国5岁以下儿童体重不足率从1990年的13.7%下降到2010年的3.6%,下降了74%;增长放缓率从1990年的33.1%下降到2010年的9.9%,下降了70%。毫无疑问,这些进展令人兴奋。

    然而,中国人口众多。在近一亿6岁以下儿童中,即使只有10%左右营养缺乏,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总人口。这些营养不良的儿童相对集中在中国的贫困农村地区。

    儿童营养不良的全国平均水平很容易掩盖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城乡差距。

    在对儿童营养状况改善的赞誉声中,营养学家敏锐地指出:虽然儿童总体营养状况取得了可喜的改善,但我国5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从1990年到2010年有所下降。城市和乡村都不容小觑。农村儿童发育迟缓率约为城市儿童的3至4倍,贫困农村地区更是普通农村的2倍。截至2010年,贫困农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中有20%发育迟缓,未达到同龄正常儿童身高。

    儿童身高的增长与许多营养因素有关,其中包括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

    贫血患病率是反映儿童缺铁状况的重要指标。对儿童贫血患病率的分析显示,截至2010年,我国6~12月龄儿童贫血患病率仍高达28.2%,13~24月龄儿童贫血患病率达20.5%。城乡差距,特别是贫困农村地区差距也很大。

    营养学家的大量研究表明,中国纯母乳喂养的婴儿6个月前的身体生长发育速度与国际标准一致,但断奶后生长发育(特别是身高)速度低于国际标准。原因是缺乏营养充足的辅食。尽管儿童身材矮小和贫血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的儿童中,但最常发生在6个月至24个月的狭小年龄范围内,即约6个月至约两岁。这与婴幼儿添加辅食的时间是一致的。

    如何改善6~24个月特别是贫困地区婴幼儿营养缺乏的问题?这是中国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

    解决婴幼儿营养缺乏的又一关键

    毫无疑问,贫困是婴幼儿营养摄入不足的根源。然而,这并不是唯一的原因。帮助贫困地区脱贫固然是治本之策,但在已经脱贫的地区,婴幼儿营养摄入不足的情况也相当程度地存在。贫困家庭即使增加收入,也未必能妥善解决婴幼儿营养不良问题。

    营养餐课程表_营养餐课堂_营养餐教案10课时

    营养学家在对贫困地区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我国农村地区(不仅仅是贫困农村地区)喂养不当的现象相当普遍。 2010年儿童营养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农村地区,0~5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普遍较低,添加辅食过早。

    当婴幼儿需要辅食时,很多妈妈遵循中国的传统习惯,只给宝宝添加稀粥、面糊等。有时粥里会加一些盐和碎菜。等量的这些食物所含的能量和营养成分不如母乳。十分之一的人缺乏营养,不能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研究显示,52.4%的6~24个月儿童在6个月内就开始过早添加辅食,且食物添加多样性不足。婴幼儿喂养不当和劣质辅食是导致微量营养素缺乏和生长迟缓的重要原因。

    出生体重正常的婴儿到6个月大时,出生时体内储存的铁就几乎耗尽,必须依靠辅食来满足身体对铁的需求。由于婴幼儿生长迅速,其铁的需求量与成年男性几乎相同。婴幼儿的胃容量较小,食量远低于成人。如果铁摄入不足,就容易患缺铁性贫血。 。在我国农村,婴幼儿辅食多为铁含量较低的谷物,而影响铁吸收的植酸等抗营养物质含量较高,导致谷物食品中铁的吸收率较低。

    2010年,在中国,只有9.8%的受访者了解并实践婴幼儿补铁。缺铁导致中国婴幼儿贫血患病率较高。

    我国营养学家团队通过对儿童营养摄入不足的实地调查研究澄清了这一情况。由此,解决中国儿童(特别是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缺乏的计划初具规模。这个原型,总结起来,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婴幼儿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或称“营养不良”)的问题不能仅仅因为5岁以下儿童整体营养状况的改善而被忽视。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国民健康素质仍然是我国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是改善婴幼儿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的重点应放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农村地区。这不仅是人口健康问题,也是区域脱贫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三是婴幼儿辅食营养质量不高,不能满足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这不仅是一个扶贫问题,更是一个科学问题——如何改变不科学的婴幼儿喂养方式,实现科学喂养的问题。

    第四,解决婴幼儿营养摄入不足不仅需要资金支持,还需要普及科学喂养知识、提供适用的技术手段等多方位协同努力。

    在这样的总体思路下,以陈春明为首的营养师团队开始了十几年的不懈努力。

    从试点到“标准”

    解决我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缺乏问题,首先要解决0~24个月婴幼儿的营养问题,因为这个时期是婴幼儿发育生长的关键时期。科学研究表明,幼儿的营养状况影响他们一生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此时期儿童营养不良,会带来不可逆转的短期和长期危害(包括成年后的肥胖和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慢性病);而在这个时期,及时补充营养可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营养学家实地调查的结果使他们相信,解决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缺乏问题必须从出生后的1000天开始。

    在大致了解婴幼儿营养缺乏的根本原因的前提下,营养学家决定从试点入手,用事实说话,提供可信可行的解决方案。

    如何才能最经济有效地让贫困地区家庭接受并遵循营养师的指导,为婴幼儿提供适宜的营养,并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需要选择和开发一种方便、好用、对贫困地区家庭有效的营养补充剂。这种补充品不仅要富含中国婴幼儿必需的微量营养素,而且要价格便宜、使用方便,适合中国家庭婴儿喂养方式、喂养习惯和婴儿口味。

    国际上常用的婴幼儿营养补充剂一般包括添加微量营养素的食品强化辅助食品(以下简称强化辅助食品)、微量营养素补充剂、微量营养素涂抹酱、微量营养素涂抹粉四种。类型。其中,强化辅食主要是中国营养学家的发明,俗称“婴儿营养包”,简称“营养包”。

    这种营养包以大豆粉为基础,含有中国婴幼儿普遍缺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每天一包,可达到补充必需营养素、改变营养不足的目的;使用时可拌入中国农村常用的水状或糊状食品(稀饭、面糊、玉米糊等)中,适合饲养者和消费者。它性能优良,价格便宜,很容易在贫困地区推广,以低廉的价格取得最好的效果。

    我国首个“营养包”效应研究试点项目选取了甘肃省天祝、定西、景泰、景宁、清水5个贫困县。甘肃是中国西部贫困地区,这5个县也是国家贫困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代表处的营养学家负责项目实施。

    2001年至2003年,在试点村实施以豆粉为主的婴幼儿辅食(“营养包”)干预,研究改善农村婴幼儿营养状况的效果。该项目确定1000名4至12个月的婴幼儿作为“营养包”干预组,另外500名同龄婴幼儿作为对照组。

    干预组婴幼儿每天补充10克“营养包”(营养成分含量:铁6毫克、锌4.1毫克、钙385毫克、维生素B 20.2毫克、维生素B 7微克)维生素D、蛋白质3.8克,总能量16.7万焦)。对照组婴幼儿每天摄入一包未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米粉,并添加植物油,使其含有与干预组相同的能量。两组婴幼儿每6个月补充一次大剂量维生素A,直至孩子年满24个月。

    结果显示,12个月后,干预组儿童贫血患病率从35%下降至8.2%,显着低于对照组。干预组的年龄别身长和年龄别体重的改善也明显好于对照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儿童24月龄时的总发育商数分别为97.2和95.5。存在显着差异,说明干预组儿童的智力发育优于对照组儿童。

    在这些孩子3、4、5岁时,营养师追踪了“营养包”干预对孩子智力发育的长期影响:3岁时,两组孩子的发育商数分别为92.7和92.7分别。 90.4; 4岁时,他们分别为96.7和94.5; 5岁时分别为101.1和98。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后,调查结果证明,婴幼儿(6至24个月)的“营养包”干预不仅对儿童智力发育有明显效果,而且效果可以持续很长时间。 2009年的随访仍证明,干预组儿童(当时已8至9岁)的总智商比对照组高2.0分。

    经过一年多的“营养包”辅食和三年多的随访所取得的满意效果,令营养师深受鼓舞。

    经过7年多的研究、实践和反复试验,2007年11月,“婴幼儿营养需求与辅助食品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在大力支持下,甘肃试点“营养包”工作得到了国内外顶尖专家的肯定。

    7年的努力是不寻常的。接下来营养学家要做的就是将试点取得的经验、方法和结论转化为国家标准,规范“营养包”的推广应用。涉及的问题包括:什么是“辅食营养补充剂”、辅食营养补充剂适合哪些人群、辅食营养补充剂添加营养素的原则、辅食营养补充剂的每日推荐食用量、辅食营养补充剂的生产规格等。食品营养补充剂。 、如何使用辅食营养补充剂,辅食营养补充剂的营养成分、卫生标准、包装、标签、储存和运输等。只有国家标准,各地才能按照营养包来改善婴儿和婴儿的营养状况。幼儿并取得理想的成绩。

    营养餐课堂_营养餐教案10课时_营养餐课程表

    本《辅助食品营养补充剂通用标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公室、中国中心食品强化办公室联合起草用于疾病控制和预防。 2008年12月经卫生部批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迄今为止,作为一项科研项目,改善中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状况的干预可谓“圆满成功”。此时,该项目的负责人之一陈春明教授已经八十多岁了。她是我国营养领域的领军人物。她本可以享受家庭的幸福,但她并没有停下来。相反,她继续孜孜不倦地亲自工作,动员社会各界推动“营养包”的应用。

    人民的需要就是使命的召唤

    谁也没想到,2008年5月12日,在《辅助食品营养补充剂通用标准》颁布前夕,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场特大灾害受灾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造成69227人死亡、17923人失踪、374643人受伤。其中,婴幼儿营养健康保障令人担忧。因为,对于成年人来说,每天补贴10元1斤粮食就可以满足温饱的基本营养需求;但对于婴幼儿来说,一般的食品补贴无法满足快速生长期的营养需求。

    人民的需要就是使命的召唤。地震发生三个月后,紧急救援结束,营养师奔赴重灾区北川、理县开展工作。调查显示,北川、理县18~23个月婴儿体重不足率分别为15.6%、9.1%,生长迟缓率分别为26%、24.2%。北川县18~23个月婴儿消瘦(急性营养不良)率达9.1%。北川县和礼县6~23个月婴儿总贫血率分别高达49.6%和78.8%,其中中度贫血率分别为7.7%和19.9%。

    根据调查结果,陈春明等营养师、儿童健康专家通过中科院向卫生部有关部门提交了《关于汶川地震灾区婴幼儿营养干预的请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提出对灾区婴幼儿及时营养干预的必要性、可能性及紧急营养干预建议进行分析。

    经与有关部门紧急协商,卫生部同意使用“营养包”对汶川地震灾区进行营养干预。一个月后,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全球改善营养联盟的资助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强化办公室在以下灾区实施了针对6至24个月龄婴幼儿的营养项目:四川理县、北川县、茂县。救援过程中,约6000名儿童接受了“营养包”干预。 18个月后,对理县接受营养干预的婴幼儿营养状况评估显示,6~29个月婴幼儿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增加了15.1g/L,明显高于干预前的血红蛋白水平;贫血率从78.8%上升到78.8%。下降至30.8%。这些结果再次证明了“营养包”干预的实用性和有效性,适合作为保障自然灾害后灾区儿童营养的重要手段。

    “营养包”干预改善儿童营养的成效、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辅食营养补充剂通用标准》的正式颁布,为“营养包”的社会应用奠定了基础。大规模的公益与政府,这就是行动开始的地方。

    ——2009年9月,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在青海省乐都县贫困地区启动了为期三年的幼儿发展项目。在9个试点城镇,所有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每天都得到一袋“营养包”,直到孩子24个月大。

    ——2010年4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四川、甘肃、陕西8个县针对6至24岁婴幼儿开展为期18个月的“营养包”干预项目几个月。每天提供一份“营养包”,累计覆盖3万余名6至24个月的婴幼儿。

    ——2011年,全国妇联、卫生部、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联合发起“消除婴幼儿贫血行动”大型公益项目,捐款资助来自社会上有爱心的人。首批在我国西部10个省份的3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实施,惠及约23万名6至36个月的婴幼儿。

    ——2011年11月,青海省政府投入1000万元改善婴幼儿营养,重点实施“营养包”干预。

    ——2012年6月20日,全国妇联、卫生部、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启动了第二批国家婴幼儿消除贫血行动项目县,并在35个新的国家实施。西部11个省份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受益婴幼儿人数将增加约23万人。

    ——2012年7月,全国妇联与卫生部决定合作开展“贫困地区儿童营养干预试点”。中央财政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为连片特困地区10个省(区、市)8个国家100个县的27万多名6至24个月婴幼儿免费提供日常医疗物资困难。 1包“营养包”。

    ——2013年,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工程范围扩大到21个省份的300个县,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增加到3亿元,受益儿童人数达到40万。

    ——2014年,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投入增至5亿元,21个省份341个贫困县为全部137万儿童提供免费“营养包”。

    超越科学研究的收获

    营养学家对“营养包”干预项目范围的扩大以及越来越多的儿童从中受益感到兴奋。但随之而来的是“扩张”的隐忧:如此大规模铺开的“营养包”的质量、运输、储存如何保证?接受“营养包”干预的家庭能否按时、正确的方式给婴幼儿提供营养包以保证效果?谁来按时、按质分配、监督、检查接受干预的儿童?因此,组织教育和培训就落在了营养和儿童健康专家的肩上。

    中国现有的县、乡、村三级卫生体系网络已充分发挥作用。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和进村的村医承担了印制宣传材料、举办“妈妈班”、上门宣传、按时向入户发放“营养包”、定期检查、并评估效果。

    实施结果表明:项目覆盖率和达标率均达到80%以上;婴幼儿贫血患病率较基线下降了48%;儿童铁营养状况明显改善;参与项目的人员专业水平得到提高;婴幼儿家长也掌握了更多的营养知识和科学的喂养方法。

    最重要的是,大部分收到​​“营养包”的家庭都对“营养包”表示欢迎,并表示宝宝爱吃,少生病了。他们也喜欢该项目的教育和培训。他们感叹喂养宝宝的知识真多,并点赞。这真是一件好事。

    “营养包”工程的大规模实践证明,让基层三级卫生系统网络高效运行是成功的保证。这种覆盖农村的医疗卫生体系是中国的特色和优势。这是政府部门、科研团队、基层卫生工作者共同创造的“营养包”项目的成功经验。它是科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经验补充。

    “营养包”的做法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关注。一些国际组织用YYB(“营养包”拼音首字母)来称呼“营养包”,认为“营养包”的经验可以造福非洲和贫困地区婴幼儿营养状况亚洲地区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自2001年以来已经过去了整整15年。由Chen Chunming教授代表的一组营养科学家悄悄地参与了使儿童和社会受益的科学工作。今年,Chen Chunming教授今年90岁,仍然担心儿童营养的改善。参加“营养包”并参与贫穷农村地区营养干预项目的大多数营养学家都致力于他们一生中最美好的一年。通过营养干预,改善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状况的科学研究活动已成为全国性活动。 (在本手稿的写作过程中,我得到了诸如王Yuying,Huo Junsheng和Sun Jing等营养学家的大力帮助。我想表达我的真诚感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mibao.com/html/tiyuwenda/9408.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