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知识问答
  • 松江区全域旅游发展新局:2016-2019年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3.82%

    在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上

    金东云 上海市松江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近年来,我区紧扣区委“一个目标、三大举措”的战略部署,抓住“创建全国全区域旅游示范区”的机遇,着力走“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之路。松江旅游发展的新局面自2016年松江启动国家全区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以来,旅游经济指标持续上升。 2016年至2019年,松江区旅游总收入实现持续增长,从2016年的84.65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24.83亿元,平均增速为13.82%。游客总量稳步增长,2016年至2019年累计增加598.73万人次,年均增长11.83%,达到2101.23万人次。旅游示范效应突出。辰山植物园、矿山花园、九洲绿科技等成为“旅游+生态修复”的典范。钟书阁、朵云书院已成为上海文化旅游新地标。佘山世茂洲际酒店及广富林文化遗产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信息数据平台、佘山旅游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成为上海旅游示范样板。创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2019年9月,松江区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全区域旅游示范区,通过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区创建中期验收,荣获中国文旅融合示范奖。

    2022松江马拉松_2021松江马拉松全程线路图_马拉松上海2021

    2019年9月以来,我们以创建成功为新起点,强化文旅融合,巩固扩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效应,深入推进松江区建设全域高品质旅游示范区。具体情况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规划政策

    一是落实文化旅游规划,完成《人文松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松江历史文化旅游区专项规划》等,加快推进《松江区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十四五”规划》《西藏日喀则五县珠峰旅游规划编制》。与区农业农村委员会联合印发《松江区促进乡村民宿发展实施办法》,推动松江区乡村民宿快速发展。三是完善松江区整体旅游空间布局和功能。 “一核一带四片区”并推出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品牌2019年国家旅游度假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成功召开。佘山度假村被批准为上海市市级旅游度假区。

    2021松江马拉松全程线路图_2022松江马拉松_马拉松上海2021

    (二)求真务实、奋发有为,持续实施“六大”工程建设

    一是以项目建设为龙头推进,重点建设目的地型、要素型、休闲体验型三类项目。广富林文化遗产地成功入选上海市首批综合旅游示范区之一。云间粮仓建成开业,世茂精灵城主题公园蓝精灵正式开放,来伊份小吃博物馆正式开馆,南村映雪、松江布展、稻作文化展示馆等20余处休闲场所在三大历史街区开业区域相继建成、开放。松江城市发展规划馆已全面筹建,考古遗址陈列馆预计9月底对外开放,广富林希尔顿酒店、华亭酒店、总理府酒店正在进行前期运营准备,新邦奥园项目即将全面开工建设。二是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工程,持续打造“丰收”的全域旅游产品体系。松江文创纪念品设计大赛已举办两届,第三届将于今年11月初结束。 “建筑可读”项目一期工程已竣工,二期工程将于今年9月底竣工。开展“建筑可读的城市微游”主题系列活动。叶谢的“八十八亩地”成为松江第一家乡村旅馆。启动第十届松江会议谷推介活动。推出“粮食丰收”精品航线和31条惠民政策。协调推出佘山度假村旅游优惠券。三是推进文化节庆和旅游项目,整合市场节庆资源,持续打造“春问山、夏拜水、秋寻根、冬祈福”的四季庆典品牌”。辰山草原音乐节、汇丰高尔夫锦标赛、G60上海佘山国际半程马拉松等旅游节庆活动在国际国内享有一定声誉。四是推进公共服务升级工程,继续推进6个方面43项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完成松江南站、地铁9号线佘山站、新浜旅游信息亭等信息点建设。推进松江旅游信息数据平台建设,完成松江旅游信息数据平台(一期)项目触摸屏多媒体演示。五是推进贯标创新和专项提升工程,以入选第四批国家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为契机,打造优质旅游服务品牌。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准备验收。指导推进辰山植物园5A级景区评审工作。六是推进旅游人才强军工程,加强旅游管理人才、旅游作风督导员、旅游志愿者、旅游智库专家等队伍建设。制定并公布《松江区旅游志愿服务管理办法》(试行稿)。深入挖掘行业实际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

    (三)多措并举促进旅游市场振兴

    一是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支撑作用。加快全区文化旅游产业专项资金审核拨付进程,完成2019年文化和旅游产业专项资金拨付1088万元;同时,加快修订文化和旅游产业专项政策。落实《松江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支持G60科创走廊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落实“六保”促“六稳”的若干政策措施》 《深入推进G60科创走廊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我们将按照文件精神,做好做好稳定服务业发展,支持制定文化旅游消费细则并受理企业申请。二是开展新媒体网络宣传。启动松江文旅推广三年行动计划,并与腾讯、SITV等平台合作,推出松江游48小时线上直播“玩转长三角G60游”5.19线上直播云游活动、“轻松享乐派对”松江文博旅游在线对话、参加“上海人游上海——导演带你游上海”专题活动, “品质生活直播周”、上海文旅消费12小时直播活动等,并在线推荐松江全域旅游“五粮”旅游产品,在线浏览总人次近千万。与央视探索之旅合作拍摄松江旅游纪录片。与上海电视纪录片频道合作拍摄佘山天文台纪录片。推动旅游宣传品引入地铁,实现9号线松江各站旅游信息全覆盖。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近年来,松江全域旅游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放眼长三角等旅游发达地区,松江仍然没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与旅游新景区的需求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松江距离打造长三角重要旅游目的地还有较大差距,还存在不少痛点和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不够。近年来,“文化+旅游”融合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成效还不够显着。文化和旅游融合产品还缺乏引领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如何进一步讲好“松江故事”,还需要深入探索。二是主体功能区总体建设进展缓慢。例如,水上休闲旅游带、历史文化旅游区、新城风情休闲区建设尚处于规划准备阶段。浦南乡村旅游休闲区也因土地、环保等政策限制而进展缓慢。三是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相对滞后。全域旅游发展进入新时代。与游客快速出行、慢速出行、快速舒适出行的需求相比,松江旅游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存在较大缺口。黄金周和节假日期间,难以应对浪潮般的旅游高峰。旅游公共交通不完善、自动驾驶汽车停车难、旅游信息服务落后等问题尤为突出,需要进一步加快推进。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2022松江马拉松_马拉松上海2021_2021松江马拉松全程线路图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旅游大产业、大民生、大展示的工作定位。我们追求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主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增强人民文化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紧紧围绕图书之乡、书画之都、文化博物馆之都、影视之都,推动松江人文特色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书写松江人文之都。谱写“远看青山绿水,近看人文世界”的全域旅游新篇章。

    一是聚焦项目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推进广富林文化遗产二期、佘山猫鱼精品酒店二期、城建精品酒店建设。优化佘山度假村核心区生态环境,完成环山绿道系统建设。泰晤士小镇至广富林水上旅游项目正在试运营。推动“二路读书台”项目设立、人文松江活动中心建设以及泗泾下塘、永丰仓城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复兴。加快“云间雾舍”田园综合体、“恒云山居”民宿、城市休闲绿道“慢行”系统建设。

    二是聚焦文旅节庆,打造赛事品牌。做大做强“四季节”活动,打造“四季全天玩松江”旅游品牌,始终坚持节庆质量标准体系,持续培育松江标志性节庆活动,立足松江,积极策划组织按照上海旅游节要求,提交优质文旅活动,旗袍文化艺术节、篆刻艺术展、新鲜小吃节等13项活动入选2020年上海旅游节主要活动旅游节。拓宽媒体宣传平台,加强与中央媒体、主要旅游源地媒体、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市媒体以及上海、松江各大媒体的联系互动,加大探索力度推广在线旅游产品,提升松江旅游目的地形象。

    三是注重落实标准、打造特色、提升服务水平。以标准化考核为抓手,重点推进辰山植物园5A级景区和广富林文化遗产4A级景区创建,鼓励支持醉白池公园4A级景区创建大力培育雾社农业观光园、天马赛车场、坑秘境、万亩良田、浦江头等深圳3A级景区创建泗泾古镇、春申君祠。推动佘山度假村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四是以公共服务为重点,优化旅游供给。在旅游资源集中地区设立旅游咨询服务点,延伸旅游公共服务网络。按照《旅游景区公共信息引导系统设置原则和要求》,建立健全旅游交通引导标识系统。在一期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功能开发,进一步打造面向政府监管部门、景区、游客、企业的“乐游松江综合服务平台”。我们将利用智慧平台逐步实现“松江一机游”。深入推进旅游“厕所革命”,鼓励合格旅游厕所验收评级。

    五是以产业融合为重点,丰富“五丰”全域旅游产品体系。加快编制“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专项规划,明确未来发展目标和路径。围绕“书画名城、学术之乡、文化博物馆之乡、影视之都”的发展目标,用好松江丰富的文化资源,建设“人文名城”。谷”品牌。继续举办松江文创纪念品设计大赛,大力发展松江文创旅游纪念品。积极培育“老屋生活”、“走过仓城”、“可读建筑”等文化旅游产品。培育工业旅游示范点,丰富“科创谷”经验。加强G60科技创新走廊乡村旅游联盟平台交流,推动特色乡村民宿发展,持续培育乡村旅游“茅田谷”。创新会议旅游推广方式,拓展会议旅游市场,积极打造“会谷”松江品牌。以蓝精灵主题公园开业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欢乐谷”品牌影响力。

    六是注重人才发展旅游产业,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松江大学城教育资源优​​势,以国际进口博览会为契机,问企业需求,持续开展旅游行业人才培训活动,加强松江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创新竞赛形式和内容,增加文化产业竞赛项目,开展文化旅游产业服务技能竞赛赛前训练、复赛、决赛活动。

    请查看上述报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mibao.com/html/tiyuwenda/9455.html

    相关推荐

    加载中~